07.12.2022 13:28:55 浏览数:0
学生干部的“知、情、意、行”
九月的校园好不热闹,新生、新人、新面孔,仿佛人人都在等待这一天,翻开崭新的一页,无限遐想。
这时候,学生组织可以说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学生干部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风风火火的时候。线上p图火热,线下摆摊吆喝,“学生干部”一词刺激着神经也吸引着一众迷弟迷妹。有的说学生干部是锻炼、是服务、是奉献、是成长,也有的说学生干部是加分、是入党、是特权、是个官。“学生干部”着实被玩坏了,那学生干部到底是个啥?又应该如何做一名学生干部呢?在各学生组织纳新之际,确实得要好好缕一缕,说一说。那接下来就来解释一下什么是学生干部和学生干部的“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1、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其次是干部。
做人做事我们习惯讲求主次之分,讲求先来后到。同样也体现了组词造句之中,“学生干部”首先“学生”是主,“干部”是次,“学生”是前置,“干部”是后缀。
主次不分就会导致规矩不成,有时候难免会凌驾于老师的威严之上,缺少了学生的敬畏之心,也就寒了心、失了信。本末倒置也就会导致心猿意马,不该说的话说了,不该做的事做了,缺少了谦虚谨慎,也就会让同学们反感和抵触。
2、干部、干部,先干一步。
干部,就是要先干一步。学生干部应该带头干、主动干、抢着干,要发挥“三牛”精神,踏实干、巧妙干、热火朝天地干。
事业是干出来的,未来也是干出来的,学生干部有多能干就能走多远,越是走的远越是能者干。先干也是干部意识的觉醒,这格局马上就打开了,干在前也能走在前。
3、争做学生友,不做学生官。
如果做一次满意度调查,咱们的学生干部未必都有这样的底气。越是自我感觉良好,群众基础往往不高。越是仗着学生干部之名,学生的支持也可见一斑。这其中就是颐指气使,拿着鸡毛当令箭,指手画脚,只在台上瞎指挥的官僚做派隐隐作祟。
虽然在群团改革之下,学生组织都称呼为“负责人”,但潜意识里的部长、主席仍然在学生干部之间流窜。部长、主席应该是能力的代名词而非官大官小,应该是奉献的累加值而非等级的高低。
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用服务、奉献、互助、共勉的学生“观”,去磨练一个正气、阳光、谦虚、乐行的学生友,成为同学们的青春伙伴。成为学生友,不做学生官。
知:道理:学生观、价值观
学生干部的“知”,就是懂得道理,去树立正确学生观、价值观。
小时候做错事,大人们会说,“小孩子不懂事”。长大后做错事,大人们会说,“这么大了,怎么还不懂事?”。似乎只要不懂事,犯错是可以理解的事情。这里讲到的“懂事”就是懂得事物的道理。
情:情怀:朋友圈、社交圈
学生干部的“情”,就是拥有情怀,去扩大道合朋友圈、社交圈。
“情怀”就是对某种事物特殊的感情,学生干部的情怀就是对学生组织特别的爱。或是某个人,或是某种精神,亦或是某种文化......
1、有一种情怀是喜爱
如果把“情怀”分为三种爱,那喜爱便是第一步。有的同学喜欢社交、喜欢管理、喜欢合作,有的学生喜欢服务、喜欢奉献、喜欢实践,这样的同学也就自然地会喜欢上学生组织,成为一名学生干部。
喜爱就是看着心动、想着激动,喜爱更重要的是付诸行动。始于心动,持以行动
2、有一种情怀是热爱
如果说喜爱是37.2度的心动,那么热爱就是100度的沸腾。如果说喜爱是对人和事,那么热爱就是人生和事业。热爱是一种心之向往,热爱是可以为之倾其所有,热爱是一种强烈的、炽热的为之奋斗的情感。
当一个学生干部拥有了热爱,也便更有了温度,情怀继续升华,朋友圈也越做越大。谁不愿意和一个充满使命,能创造集体荣誉的学生干部一起成长呢。
3、有一种情怀是钟爱
钟爱一件事并努力做到极致,这是情怀的最高境界。学生干部也是一个宽泛的称呼,每个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里都有各自的分工,也有各自的特长。择一事,倾其所有,所有的时间、精力和情感;尽其所长,特长、擅长、专长,就能在某个领域、某个圈层得到收获。
最后支撑着学生干部一直走下去,甚至延续到职场、社会,反哺到学校、学院,这其中都是一个学生干部的情怀。
用喜爱、热爱、钟爱去厚植学生干部的情怀,坚定做同学们的青春友伴。
意:品质:责任心、进取心
学生干部的“意”,就是锤炼品质,去培养责任心、进取心。
“意志”一词比较抽象、费解,指的是人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调节、支配自己行为的一种心理过程。通俗理解,意志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品质。学生干部的意志是潜移默化中形成的做人做事的情感价值和追求。
1、学生干部的“意”首要是“能吃苦”
学生干部能吃苦体现在做事的过程中。比如志愿者活动风风火火,比如搬桌子、搬凳子随叫随到,比如熬夜做ppt、深夜赶策划、挑灯练演讲已是家常便饭......
忆苦思甜,也要苦中作乐,没有吃过苦怎会渴求甜,也尝不出苦尽甘来的甜。怎能体会“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的幸福和满足,怎能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和欣喜。
2、学生干部的“意”其次是“能挨骂”
能挨骂就是要听得进去批评,要正确地看待批评,尤其是老师的批评。批评使人进步,在批评声中去复盘过程,反思不足,总结经验,下次改进。
批评使人强大,经得起批评、受得了挫折才能在一次次的指正中吸取教训,练就一颗强大的内心。批评不是讽刺和嘲笑,也不是挖苦,而是更深的情感,是希望更好、更强的呼唤。
正如诚恳的批评是友爱的厚礼,不是关心你没必要批评你,不是看好你也犯不着讨人厌。有些同学听不进去批评,正是不想听到否定、不想承认不足,是一股强烈的自尊心。其实在成长路上,那些被批评击碎的自尊都不算什么。
3、学生干部的“意”第三是“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良性的互动,感恩的同时也能收获精神上的满足。感恩还可以收获更多的机会和认可,因为任何人的付出中都藏着些许回应的期待。
学生干部的感恩能汇聚成强大的正能量温暖着组织和个人,滋润着组织的文化。心存感恩,你会发现学生干部路上所有吃过的苦、挨过的骂,终会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变成一种品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行:才干:成长力、发展力
学生干部的“行”,就是增强才干,去夯实成长力、发展力。行则将至,行稳致远。
1、干字当头,最常用的是表达
大学里有各类演讲赛,有各类辩论赛,有各类诵读大赛,还有各种汇报、交流、分享,当然还有时不时就需要的自我介绍。这些活动无不需要一种能力,那便是语言表达的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就是说和写的能力,站起来能说,坐下来能写。说要言之有物、生动感人、风趣幽默;说要精神饱满、肢体协调、新颖流畅。说要尝试、要训练、要反复。
能说自然也能写好,把口头变成书面的,把点状的组成系统的,把零散的串成逻辑的。长此以往就会养成表达的习惯,就会有效果。
表达的能力关键是练,有意识的练,有参照物的练,有指导性的练。比如多看一看十佳大学生的评审,比如多观摩观摩国家奖学金的现场展示,这些都能很好的感悟说和写的能力。
2、干字当中,最实用的是沟通
为什么说沟通这么重要?这并不复杂,走进任何一家书店,除了成功学就数教你如何沟通的书籍最香了。再如搬桌子这件事,你需要和老师沟通,和同学沟通,甚至还要和送水大伯沟通。正如有句话说,沟通可以解决99%的问题,剩下的1%需要充分沟通。
沟通的技术含量其实是很高的,比如色难,一个人是很难瞬间转变情绪的;比如社恐,一个人因为性格原因也是很难对答如流的、喋喋不休的。
但换个思路沟通也不难,比如沟通中灵活变通、整合融通、相互联通,那沟通就会有效的多。你会发现变个方式去沟通,加个条件去沟通,找个同伴去沟通,事情就好处理多了。同样是“x通”,换个前缀而已,道理是想通的。
3、干字当尾,最受用的是专技
如果说会沟通、会表达是软技能的话,那么专业技能就是硬技能。有多硬?足以让你自信满满,底气十足,受用一生。然而很多学生干部往往忽视专业技能的学习,要知道专业背景对一个人未来的发展有着持久的生命力。
专业技能特指的是大学里所学的专业,学生干部岗位终有告别的一天,而专业学习从不会结束。“学生干部”一词可以说是人的可迁移能力的代名词,而专业技能则是实打实的一技之长。
专业技能靠的是课堂和竞赛,学生干部再忙也不能舍本逐末、本末倒置。要善于把专业技能融入到学生干部经历中,用学生干部工作来训练、加强专业技能的学习。赢得专业才能在未来收获更多的发展。
学生干部的“知、情、意、行”就是:
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懂得事物的道理,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价值观。
在体验和实践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情感,拥有学生的情怀,去扩大道合的朋友圈和社交圈。
在训练和实践中不断涵养自己的意志,锤炼精神品质,去培养责任心和进取心。
在修炼和实践中不断坚定自己的行动,增强本领才干,去夯实成长力和发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