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辅导员工作的第二十个年头

    22.08.2023 15:37:49           浏览数:0

  转眼又是一个迎新季,在即将迎来2023级萌新的同时,我也踏入了辅导员生涯的第二十个年头。过去的十九年,几千名学生带着期冀走进我的生活,开始他们的大学生活;又带着各种成长的喜悦走出我的生活,开始下一段崭新的人生旅程。过去的十九年,带过的学生熙来攘往,来了,走了;身边的同事兜兜转转,转岗了,升职了;我也从一名辅导员“职场菜鸟”变成了学校在一线连续工作时间最长的“老大姐”。带过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担任过办公室主任、团委书记,现在仍然带着五百多学生的我常常被新入职的同事笑称为“传奇”。在这里,我有一些辅导员工作的心得想与大家分享,不敢说一定能为大家指点迷津,至少可以成为“前车之鉴”。

  辅导员生涯是一段从热血到热爱的旅程

  刚开始工作,相信每一名辅导员都会是满腔热血地投身工作,一切都是新鲜的体验,新鲜的工作场景、新鲜的工作对象、新鲜的工作内容,令年轻辅导员热血沸腾。但是时间一长,热血会被日常繁琐的工作慢慢消磨,党建、团建、学风、心理,单项的工作千头万绪;生病、挂科、抑郁、人际关系不良,学生的问题层出不穷。只凭一腔热血必然难以为继。这时就需回望选择辅导员工作时的初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回想辅导员的誓词——拥护党的领导,献身教育事业;回顾过往的工作经历——情系学生成长,做好良师益友是我们的工作定位;回忆带过的学生——他们的收获和成长也蕴含了我们的辛苦付出。坚定自己对辅导员工作的初心和热爱,以热爱消抵岁月的漫长。

  辅导员生涯是一段从专心到专业的旅程

  工作之初,作为职场新人,辅导员们必须专心地投入工作,专心地适应从学生到教师的身份转变,专心地研究学生工作的方式方法,专心地梳理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专心地学习每一项工作内容的细枝末节。但只专心是不够的,想将辅导员工作做成事业需要量的积累,更需要专业的加持以促进质的提升。

  但是从专心到专业是一个漫长且曲折的过程。以我自己为例,刚工作的头几年我其实并没有意识到辅导员工作仅凭专心、仅凭经验的累积是难以提升到更高层次的。于是在迎来第二届学生的时候,我遇到了所有职场人都会经历的瓶颈——职业倦怠期,每天面对不断重复且繁琐的日常工作我也迷茫、困惑,也曾经在各个单项工作中徘徊尝试着深入研究。虽然过程是曲折的,但好在结果还算令人满意。在一番不断尝试后我明确了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也找到了自己热爱且胜任的专业化方向——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明确了目标就能更坚定前行,一路行来我考取了高校创业指导师、高校生涯咨询师、高级就业指导师、高级职业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二级、GCDF全球生涯规划师、BCC全球生涯教练资格,也为数百名大学生的生涯发展和就业择业提供了智力支持。

  辅导员生涯是一段从执行到管理的旅程

  辅导员工作初期是由“执行”开始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执行相关部门的决策部署,执行上级领导的工作安排,做好上传下达、做好贯彻落实。但只做执行者必然不能促进辅导员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这时候就需要辅导员逐渐从执行者向管理者的身份进行转变,而这个转变过程并非一蹴而就。

  作为一名管理者要有明确的管理规则意识,要认识到管理是刚性的“管”与柔性的“理”的有机结合,是规则意识培养和人文温暖关怀的有机结合,是身先士卒的同时也要学会带领团队,是清晰的工作思路和明确的发展愿景。作为辅导员也要明确,学生不是企业员工,不能完全以金钱待遇等利益进行驱动,而是要基于学生个人发展的目标和成长需求,结合高校的规章制度和发展的中心重点任务开展各项工作。

  当实现了从单纯的执行者到动脑用心的管理者时,辅导员生涯才算实现了质的飞跃,才证明辅导员具备了更科学、更高效的工作方法和更强的工作能力。

  辅导员生涯注定是一段平凡但不平庸、辛苦但意义重大的职业之路。去年,我撰写了一篇名为“40岁,我还能做辅导员吗?”的网文,在收获了“1万+”阅读量的同时也在留言区看到许多“40+”辅导员们的热情回应,看到了许多在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道路上默默无闻却坚定前行的同路人。我相信大家都一样,热爱辅导员工作,愿意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伟大事业。热爱可抵岁月漫长,道阻且长,未来仍可期!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x@hx.cn 邮政编码: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