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3.2023 13:27:52 浏览数:0
步入大学,早恋的概念早已乘风而去,名正言顺的恋爱时代扑面而来。于是校园里学生情侣的身影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大学校园恋爱既有青春的美好,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随着恋爱人群的增多,不理性、不文明的恋爱行为也悄然增多,为文明校园建设带来了诸多不和谐音符——不雅的亲昵行为,无节制的电话煲粥,失恋时的疯狂举动,曾多少次给身边的同学、老师和家长带来烦恼、紧张和不安?与此同时,恋爱群体“秀恩爱”现象成为家常便饭,在校园里上演“过分亲密”的场景,甚至会在屏蔽父母后的朋友圈中“晒一晒”。
青春期的大学生正值“心理断乳”,心智上的不成熟让大学生往往追求感官的满足,让校园恋情不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不怕“路灯”“糖分”过高的爱情,甜的是自己,齁的却是别人。
任何情感的基石均建立在独立自主与尊严之上,情感行为的表达也要有一定的边界。边界,换言之也叫“度”,既有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清晰认知,更是对言谈举止的道德规范。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恋爱攻略呢?好的爱情,就是要处理好感情与学业的关系、处理好恋爱与集体的关系、处理好爱情与道德乃至法律的关系,让两个人变得更好。
恋爱是两个人的互相扶持,需要端正恋爱动机,恰当表达爱意。
大学生普遍认为,上大学了,恋爱时段也到了。有人甚至在高中时就已做好了打算,上大学后要找机会轰轰烈烈地谈一次恋爱,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有人将这形象比作“恋爱如吃饭,不是饿了,而是时间到了。”有人因见别人每天谈情说爱,嬉笑打闹间充满无限浪漫,而反观自己,远离亲朋、孤独烦闷,不由得也想用谈恋爱来打发无聊的时光。“爱的故事上集”告诉我们爱情的美好,“下集”也告诉我们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戴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我们所追求的“爱”,到底是在荷尔蒙的刺激下追求兴奋,还是想找一个能在心灵上依靠的同伴?有人谈恋爱只为炫耀一番,满足自己的虚荣心;有人不停地换来换去,以显示自己的“魅力”,展示自己的“能力”;还有人“一见钟情”后如漆似胶,当新鲜感过后又迅速分手,“今天秀恩爱,明天说拜拜”。
爱情虽然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但却不是人生的唯一选项,我们要追求的还有诗和远方。恋爱是为了寻找志同道合、白头偕老的终身伴侣,而不是为了安慰解闷、寻找刺激。恋爱对象的选择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应该是在携手并肩的努力奋斗中倾心交意、携手同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认识爱情的本质,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将冲动的情愫转化为理性的选择、向上的动力,让爱情成为理想、道德和事业的有机结合。
恋爱不是两个人的狂欢,需要坚守道德底线,举止文明有度。

谈恋爱是快乐的,可是这种快乐不是自私的,也需要顾及他人感受。在恋爱中,一些同学抛开了应有的矜持与含蓄,在公众场合“现场直播”式秀恩爱,令人不忍直视。
不在公共场合做出过于亲密的举动是文明恋爱的基础。文明的恋爱能够让我们懂得体会他人感受,尊重他人感情,关心他人生活,承担自己的责任,从而不断适应环境,更好地融入集体,为将来的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恋爱不是不顾一切地迷醉,需要以学业为重,实现学业爱情双丰收。
爱情是人生内容的重要部分,但不是人生的全部,它应该服从于人生的事业,从而促进事业的发展。恋爱只能为大学生活添色而不能占据全部,甜甜的爱情既可以是进步过程中的锦上添花,也可以是疲惫时刻的雪中送炭,但最不应该成为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谈恋爱不是“躺平”“拉胯”“摆烂”“论堆”的借口,互相鼓励去做正确有意义的事,是高品质恋爱的开端。那么多“学霸情侣”双双保研、上岸的例子告诉我们,只有正确处理好恋爱与学习的关系,才能使爱情的力量成为促进学习的动力,而学习的成功又会使爱情得到巩固和发展。

恋爱不是一马平川的坦途,需要正视挫折,在互相尊重与妥协中学会成长。
有人说,恋爱的迷人之处正是它的不可预见性。有些同学一旦失恋就一蹶不振,怀揣着撕心裂肺的痛苦而不能自拔,对学习不用心、对生活不上心,茶饭不思以致“为伊消得人憔悴”。暂时失去恋人,我们还有生活,但如果失去生活,我们将一无所有。爱对方,就要尊重对方的选择,有一种爱叫做“放手”。通往幸福的钥匙,从来不在别人身上,与其盲目地请求施舍,倒不如把自己丢失的东西找回来。
恋爱是正确的时间遇到正确的人,爱情更是与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做着正确的事,希望所有的校园爱情永远有一张“文明”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