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说 | 同学们,这四种网络诈骗的手段你们都了解吗?

    19.09.2023 20:52:02           浏览数:0

  大学生网络诈骗案屡见不鲜,大学生群体接受网络的时间宽裕,因此以游戏充值、加入粉丝群、免费送礼物、盗号等手段进行的一系列针对大学生的网络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大学生由于涉世未深,对诈骗信息分辨能力不足,或法治意识淡薄,容易陷入圈套造成损失。我们应该深刻了解诈骗手段,真正提升自身反欺诈意识。

  Part.1 / 常见诈骗手段

  网络刷单诈骗

  PART/1

  作案手法:骗子通过网页、招聘平台、QQ、微信等发布兼职信息,招募人员进行网络兼职刷单,承诺在交易后立即返还购物费用并额外提成,并以“零投入”“无风险”“日清日结”等方式诱骗大中小学生。刷第一单时,骗子会小额返款让你尝到甜头,当你刷单交易额变大后,骗子就会以各种理由拒不返款,并将你拉黑。

  冒充好友诈骗

  PART/2

  作案手法:针对学生的冒充熟人诈骗大多是将同学的QQ、微信账号盗取后,向好友发送借款信息,受害人在未经核实的情况下直接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进行转款或直接在QQ、微信中转账。

  网络游戏诈骗

  PART/3

  作案手法:骗子在社交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装备、游戏账号、二手物品的广告信息。诱导学生在虚假游戏交易平台或虚假购物平台进行交易,以“注册费、押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支付各种费用。当你支付完成后,联系对方时,发现已经被拉黑。

  冒充公检法诈骗

  PART/4

  作案手法:诈骗分子利用学生们爱追星的心理,组建假的粉丝群,用在网络上发布广告等方式引诱学生进群,然后在群里烘托气氛,编织陷阱,以明星签名照、线下见面会、粉丝合影等理由骗取钱财,同时发送伪造的公检法官网、通缉令、财产冻结书等,对中小学生进行威逼、恐吓,以骗取钱财。

  Part.2 / 典型案例

  中奖类诈骗:王同学微博上看到了一个转发即可参加抽奖的活动,王同学信以为真并进行转发,第二天博主私信他,告知他被抽中,但需要购买产品才可以参加抽奖。王同学并未怀疑,用支付宝扫描二维码支付了782元。随后对方给他发了抽奖码,王同学抽中了一部苹果13 Pro Max和8888块钱的红包,却被告知如果折现,需分三次缴纳税款。王同学在交款388元后,要求对方返现时,对方却以各种理由搪塞,王同学随即意识到自己被骗了,前后损失金额3726元。

  Part.3 / 相关法律条

  一般诈骗罪

  PART/1

  一般诈骗罪与盗窃罪相同,经济诈骗罪如集资诈骗、货款诈骗、票据诈骗等见《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

  PART/2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根据 《刑法》 第一百五十一条和第一百五十二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诈骗罪。个人诈骗公私财物2000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结语

  除了被诈骗,近几年网络赌博、校园贷、裸贷、培训贷等形式,更是让无数大学生家庭倾家荡产去还债,本来寄予厚望改变家庭命运的大学生,确实从反方向改变了家庭命运,让人不胜唏嘘。“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欲减少青少年诈骗案的发生,严格整治网络环境,加强电信诈骗惩戒力度等外部保护是一方面,进一步强化学生的防骗意识教育才是重中之重。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x@hx.cn 邮政编码: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