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07.08.2023 15:33:25           浏览数:0

  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建立互联网思维,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新道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优化创新是高校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一、“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现实省思

  (一)管理理念落后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自由性,网络活动主体的虚拟性、隐匿性、圈层化等特点,致使原本管理制度的外在制约与道德自律的内在约束效力减弱。面对新形势、新挑战,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仍然遵循着落后的管理理念,管理工作实效性被削弱。

  (二)管理方式陈旧

  无法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教学管理,多以制度管理、奖惩制度等单向式、命令式、强制性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式,教育管理工作缺乏内驱动力。

  (三)管理要素缺乏合力

  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内部系统仍然缺乏协调性,高校各级管理组织存在部门之间不配合、沟通不畅的现象,管理工作呈碎片化。且外部系统也存在整体衔接不力,未能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社会整体协调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

  (四)管理队伍缺乏专业性

  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存在差异。部分管理人员对互联网的认知和理解有限,缺乏对网络技术、社交媒体运营以及网络舆情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致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网络化发展受到限制。

  二、“互联网+”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路径探索

  (一)转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

  第一,更新基于互联网的管理育人理念。高校应积极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育人理念,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时刻吸纳大学生的有益建议,充分发挥管理服务育人功能。如将学校的宣传、教务、后勤、图书等系统嵌入网络平台,大力建设“智慧校园”,提供“一键式”信息服务和网格化实时管理,建立起覆盖面广的网络育人体系,为高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便捷服务。

  第二,形成基于互联网的精细化管理理念。高校应摒弃传统的“一刀切”的粗放管理模式,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进行分层、分类的精细化管理,建立大学生分级网格信息管理中心,构建学生信息网格化动态管理系统。通过大数据切实掌握整个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总体状况以及各层级组织的实时信息,科学细化工作,权责明晰。

  第三,树立基于互联网的整合化管理理念。强调管理策略的多样性和集成性,探究不同管理方法之间的功能和优劣,通过有效协调,发挥多样管理方法的整体效应,克服传统单一管理方法的弊端与缺陷,发挥管理在解决复杂问题面前的整合优势,有助于打破互联网带来的“圈层化”、“碎片化”,打破各管理要素缺乏协同,难以形成合力的现象,从而高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质量。

  (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模式

  第一,搭建数字化管理模式。高校应以学校官网为中心,利用“互联网+”时代的新兴网络技术,自主研发和整合高校各类新媒体资源,实时发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动态,建成集多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管理于一体的信息服务网站。其次,学校还可充分运用网络智慧平台,大数据分析、云计算技术、人脸识别等技术手段,通过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合理掌握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培训计划,以提升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节约管理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构建立体网状互动型管理模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突破传统的单一化、制度化、硬性化管理模式,既注重管理层级垂直架构建设,又重视人工智能的扁平化管理,切实加强职能部门机构的横向与纵向交流互动。在优化管理中,管理者应强化素养导向管理思维、网络导向管理思维、合作导向管理思维,促进互联网技术与管理的融合发展。同时创设汇集高校、家庭、社会的联动协同处理机制,推动形成基于互联网的全方位、多层次、网络化的高校立体网状互动模式,打造包括育人、管理、服务在内的多重架构的立体化管理格局,促进管理育人工作新发展。

  第三,引入注重绩效的管理模式。借助于云端技术应用、绩效大数据建立、以及相关绩效管理软件等,以简化绩效管理的事务性操作,形成全过程跟踪的动态化思想政治教育绩效管理。实现从管理计划到管理结果的查询、绩效反馈等一系列互动,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和竞争机制,确保高校思政教育管理队伍不断优化。

  (三)打造专业化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队伍

  建立清晰的职务体系和职责分工,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和工作要求。设立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岗位,并从人才库中选派或特招资深专家、教授等担任领导职务,确保队伍专业化和高水平。积极鼓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人员参与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不断提升自己专业素养和互联网技术水平,组建包括网络育人、新闻宣传、舆情工作等信息技术队伍。同时,注重团队建设,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促进经验分享、专业成长和团队协作,以此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支持。

版权所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  地址:青岛市九水东路588号 |  鲁ICP备20007371号-1 |  电话:0532-86661234  |  E-mail:hx@hx.cn 邮政编码:26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