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8.2023 15:34:11 浏览数:0
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就是一部保持党的先进性的历史,更是一部为人民利益不懈奋斗的历史。加强党史学习教育,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载体创新,是实现基层学生党支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丰富的真理和经验总结。基层学生党支部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
1.从历史层面来看,有助于基层党支部汲取营养。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在黑暗中不断探索,走过了不少弯路,面临着无数次困难,但总能生死攸关的时刻扭转乾坤。而到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们党攻坚克难,善于啃硬骨头,善于打硬仗,带领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如今,我们进入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代,“十四五”的号角已经吹响,党带领人民正朝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不断奋进。纵观党百年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为什么我们总能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胜利,为什么我们总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归根结底就在于党的正确领导。高校基层学生党支部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深刻认识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纯洁的政治品质,从而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增强四个自信,为党的事业的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自觉贡献力量。
2.从理论层面来看,有助于促进基层党建工作创新。我们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又一个飞跃。科学的理论是我们党的指导思想,更是我们强大的思想武器、行动的指南。高校基层党支部通过对党史的学习教育,可以让学生掌握先进的科学理论,明白理论之间一脉相承的逻辑体系,进而用先进的科学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实现党的理论与个体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与时俱进是我们党的理论品质,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转变,也必然要求高校基层党支部与时俱进,注重理论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因此,基层党支部在党史学习教育的过程中,要善于思考和总结,从形式、内容、机制、方法、载体等方面推动工作创新,努力提高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3.从现实层面来看,有助于提高党员的培养质量。党员培养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关于党史的学习教育。中国共产党百年的历史表明,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密切联系群众,为广大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在革命战争时期,我们靠的是广大人民的支持赢得了胜利;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我们靠的是广大人民的拥护取得了伟绩;在新时代,我们依然要靠广大人民才能实现现代化建设强国的宏伟蓝图。人民是我们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使我们孜孜不倦奋斗的目标。通过党史的学习教育,可以让学生从思想上端正入党动机,坚定政治立场,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无私奉献,勇于担当,在为人民事业奉献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二、有效载体在基层学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基层学生党支部如何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如何让党史学习教育产生好的效果,必然涉及到学习教育载体的问题。有效的载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
1.有效载体是推动党史学习教育的关键。党史学习教育是提高学生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更是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支柱。自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开展以来,各地开展了很多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学习成效也比较突出。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党史学习教育仍然存在着载体单一、流于形式的问题。实践证明,学习载体越单一,学习过程就越松散。而有效的学习载体不仅能扩展学习的内容,增强学习的兴趣,而且能极大程度上提升学习的效果。因此,基层党支部必须重视有效学习载体的建设,积极探索符合支部实际,又有特色的有效载体,进而依托有效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党史学习教育活动,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向纵深化发展。
2.有效载体是增强党史学习教育效果的保障。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更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心骨。我们学习党史,不仅仅在于认识党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从学习中汲取新的智慧和力量,从而更好地团结在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凝心聚力,去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更在于从学习中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推进我们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达成这些目标,就需要有效的学习教育载体做保障。很多事实也已证明,有效载体越多元化,学习参与的主体就越多,学习的效果就越好。
三、基层学生党支部创新党史学习教育载体的路径
笔者结合多年来基层党支部的工作经验,以及借鉴各个高校党史学习教育的有益做法,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载体。
1.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培训载体。一方面,创新专家学者进支部专题培训载体。在以往的学习培训中,专家学者更多的是面向高校领导和教工党员,而面向学生党支部的少之又少。因此,基层党支部要拓展工作思路,搭建专家学者讲坛、专家学者进支部、专家学者说等平台,积极邀请专家学者为党支部开展常态化的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通过专家学者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精辟独到的观点剖析,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党的政策理论,认识到党的伟大、光荣、正确,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的热情,从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精神的力量、团结的力量、奋斗的力量。另一方面,创新党支部书记专题培训载体。学生党支部书记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的主体,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党支部书记要根据学生党员的需求,做好支部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培训计划,尤其要带头讲党课,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于培训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党支部书记也可以发挥优秀党员的作用,鼓励优秀党员开展党史专题培训,让学生党员通过党史学习明史励志,牢记初心和使命,不断增强开拓进取的信心和力量。
2.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宣传载体。一方面,党支部要利用条幅、制作展板和海报、学校校报、电台和广播等载体进行党史方面的宣传,营造浓厚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与此同时,每周内的政治理论学习、周末的空闲时间,可以进行红色电影展播,让党史学习教育随处可见,随时可感,引发学生的的思想共鸣。另一方面,党支部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党史学习教育主题网站、微信公众号,以喜闻乐见的方式,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媒介,加大党史宣传教育和党史知识普及力度。尤其要借助信息革命成果,充分运用H5、VR、AR等先进的互联网技术,以立体化、动态化、艺术化的手法复原历史场景,增加历史亲近感,使受众在视听享受中,穿越历史风云,感受熏陶和洗礼。在此基础上,党支部还要加大英雄模范事迹的宣传,开展形式多样的党的历史知识、光荣传统、优秀作风教育,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从而帮助学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
3.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竞赛载体。一方面,举办党史主题知识竞赛。基层学生党支部既可以采取闭卷考试或者开卷考试的形式,也可以采取党史知识情境问答或抢答的形式,并设置比赛物质和精神奖励,尽可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之中,达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学的良好效果。另一方面,举办党史微党课竞赛。让普通党员走向讲台,结合自身实际,用5-10分钟左右的PPT展示分享身边的故事,畅聊自己对党的认识、理解和体会,通过通俗易懂的党史微党课竞赛,帮助学生明白党性就在身边,党性就在平时,从根本上丰富了党史教育的形式,锻炼了学生党员的能力,增强了支部活动的吸引力。
4.创新党史学习教育的实践载体。一方面,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基层。基层学生党支部要尝试性地成立党史志愿服务队、政策理论宣讲队、文化文艺服务队等志愿服务组织和党史社会实践小分队,深入基层厂矿企业、农村、学校、社区,通过专题讲座、文艺演出、学习参观、老党员访谈等多样化形式开展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进一步把党史学习教育从校内转移到校外,从课堂理论转移到课外实践,从而实现党史学习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机融合。另一方面,让党史学习教育走进红色基地。我们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这些红色教育资源凝结着中华民族伟大的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疫精神等等,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是党史学习教育最好的财富。基层学生党支部要善于利用好这些宝贵的红色资源,利用重要纪念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开展祭奠英烈、扫墓、重温入党誓词、唱响红歌等活动,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先进本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