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3.2025 21:19:24 浏览数:0
在农学院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实践教学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其中,现代化大棚作为核心实践基地,为学生们搭建起一座理论知识通往实际操作的坚固桥梁。农学院依托先进的大棚设施,组织开展了充实且富有成效的实践种植活动。 农学院的大棚配备了智能控温设备时刻监测大棚内的温度变化,当温度偏离适宜作物生长的区间时,系统会自动启动通风或温控装置,为作物营造稳定且舒适的生长环境。此外,大棚内还安装了智能光照调节系统,可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光照强度和时长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控,充分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求。


本学期学社开展之初,学生们迎来了成熟西红柿的采摘工作。大棚内,红彤彤的西红柿在先进设施营造的理想环境下,颗颗饱满圆润,散发着诱人光泽。学生们在穿梭田垄间,深刻感受到现代化大棚对作物生长的促进作用。“以前只在书本上了解作物生长所需的理想环境,现在看到这些在自动化、智能化大棚里茁壮成长的西红柿,才真正明白合适的环境对农作物有多重要。” 一位同学感慨道。


采摘任务圆满结束后,学生们迅速投身到耕地翻地以及清理废弃株苗与农场垃圾的工作中。尽管拥有先进设施,但基础劳作依旧不可或缺。学生们手持农具,有条不紊地翻耕土地,为后续种植做准备。得益于大棚良好的温湿度调控,土壤始终保持着适宜的疏松度,大大提高了翻地效率。同时,大家将废弃株苗和农场垃圾集中清理,得益于大棚完善的垃圾分类与处理设施,这些废弃物得以妥善处置,有效减少了病虫害滋生的隐患,为新一季作物生长创造了清洁环境。
通过此次大棚实践种植活动,学生们不仅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深入理解了农学专业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先进的大棚设施让他们直观感受到科技对农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而亲身体验的各项劳作则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与吃苦耐劳的品质。农学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依托现代化大棚设施,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为农业领域输送更多兼具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优秀人才,助力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加速前行。